热线电话:
17322207303KAIYUN从记者到导演 7年走街串巷 他带粤产电影出海破浪
《人海同游》导演蔡杰(左)、女主角林冬萍(中)、制片人莫津津(右)亮相釜山国际电影节。
“作为一个广东土生土长的青年创作者,当我想创作第一个长片作品的时候,我最想讲述的,还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故事。”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广东电影创作者,不再依赖传统路径,只要有想法,就算用相对有限的条件和低成本制作,也能拍出一部龙标电影。再者,如今的广东电影内部有了新的生态,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开始变得丰富,有了新的生命力。”
8月30日,第28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主竞赛新浪潮竞赛单元公布入围片单。广东出品电影《人海同游》在列,成为本届新浪潮入围作品中唯一的中国影片。10月6日,《人海同游》在釜山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将与另外9部影片一起角逐“新浪潮大奖”。
影片由关锦鹏监制,林冬萍、欧阳骏、潘结主演,太保、孙阳特别出演,讲述相隔30年间,父女各自一段借来的时光。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部自带“广东基因”的影片。广东青年电影人蔡杰、王寅、莫津津分别担任导演、编剧、制片人,在广州、香港两地完成拍摄。从纪录影像起步、突发记者出身的导演蔡杰,对广东电影创作的发展有了更多思考。
9月21日,《人海同游》官宣入选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单元。南都记者对话导演蔡杰,探寻粤产电影背后的创作点滴。
其实还是回归到自己的成长经验。作为一个广东土生土长的青年创作者,当我想创作第一个长片作品的时候,我最想讲述的还是我最熟悉的故事。我是潮州人,编剧王寅是广州人,而制片人莫津津是陆丰人,我们都成长于广东地域文化圈的85后一代。很多潮汕人家都有香港亲戚,我家也一样。在我童年时,我家电视可看到凤凰卫视电影台,播放的很多港片是我的电影启蒙。想拍粤港题材,想去讲香港跟广东之间的因缘,我们觉得可能会有一些人一些事可串联起地域关系,然后完成我们的表达。
家庭是我非常想讲的东西。我们跟上一辈的关系、上一辈对我们造成的影响等。另外,在一个家庭中,同时也是一个出离的个体,就像这个电影里的女性角色一样,她也会选择出走,在进入一段婚姻关系前,她会突然间觉得自己还缺漏了什么,想去寻找。所以我觉得个人的跟家庭的拼凑起来,应该就是我在电影中最想讲的东西。
蔡杰:有时在景区,常会看到别人写“谁和谁到此一游”的涂鸦,我觉得很有意思:一辈子很长,很多人一起经历过一段时间后就离开了你的生活,或者你的生活不需要这段关系了,然后继续成长。这是我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哪怕是女主角婷,跟她的父亲,也是一个同游关系,幼年和父亲同游十年,父母在20世纪80年代的广州也有过一个温馨的家,后来父亲就离开她。但那个也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只是他们后来走散了。到影片最后,婷去香港找父亲,我觉得她不一定能够谅解曾经父亲的离开,但起码在人生某阶段中,他们实现了一次“同游”,就有了“人海同游”。
蔡杰:本科学的是新闻,并不是剧情片院校的科班出身。我的学习基础在于纪实训练,从纪录片入手,先练习在现实中观察人物再去拍,这个过程中慢慢掌握切入电影的方式。2014年到2015年,我在南方都市报的深圳站做突发KAIYUN记者,对各种各样的新闻都感兴趣,之所以拍《人海同游》能花那么多时间做前期调研也是因我习惯这样工作方式。
蔡杰:是的,这是这部片子非常奢侈的地方,比方说为了片中雨林的一场戏,去到了马来西亚的雨林做调研,这样的前期投入会让我在开拍时,对故事的人物和空间都更加了解。也就是说,不会把握错。我觉得这是创作很理想的一种状态,所有的因素都清楚该怎么使用,比如片中荔枝园的一场戏,是在广州郊区拍摄。我们前期调研发现,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粤港两地人员和商品往来限制相对严格,但当时是有些香港的水果商人会来广东采购水果,通过船渡运去香港。我们便将岭南的荔枝写进电影中,作为那个历史背景下,粤港地域往来的一条线索。当去到香港,又可以找到有上百年历史的、最大的水果市场,油麻地果栏。那里给我的感觉很像香港在世界的位置——以前经常说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而油麻地果栏也集结了全世界各地的水果,从这里分销出去。
再比如影片中拍摄的广州小区,是在南方都市报社附近,五羊北小区拍摄的,除了因那片社区适配这部影片的家庭阶层外,还有个有趣细节:前期调研时发现,那一整片都是20世纪80年代的港商来广州开发的房产。我们觉得这里可描绘广州城市年轮的一个部分。这些线索不仅跟剧作是勾连的,还跟不同地域和历史KAIYUN勾连着,勾连起一个粤港家庭。
蔡杰:因为它毕竟是一个新导演的平台,新导演的处女作才有资格参加。我希望大家看到这部电影后,不会觉得老生常谈,而是有全新的观感体验。比如影片的“去戏剧性”,暧昧与留白式地去描摹一个家庭、一个时代、两个城市。我希望这部影片能带给大家此前没有过的体验。
蔡杰:2015年之后,广东电影有两个方向是比较有意思的。一是当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后,不是只能去依赖专业院校培养电影导演、专业电影公司孵化项目,再去生产电影。现在要做龙标电影,有可能只需像我一样的学新闻的年轻人,集结一帮人,只用相对有限的条件和低成本制作——只要我们有想法,也可拍出一部龙标电影,也可争取上院线、去电影节等。这种多元路径,会为广东电影打开局面。
第二,如今的广东电影不仅是粤语片的市场,已经更加下沉和细分,比如说潮汕电影,很多潮语电影也很了不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拍电影,拍完就可卖给潮语或潮汕区域的核心受众,精准到达受众后,票房也会很不错。所以我觉得广东电影的内部也开始有新生态,广府、潮汕、客家这些内部民系文化开始在电影中被表述出来,且有了更深层次和多样式的呈现。这也是最近的几年开始出现的现象。
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对《人海同游》给予了高度评价,组委会的官方推介语写道:由中国导演蔡杰执导的电影《人海同游》(2023年)追随着主人公漫游于香港街头。该影片巧妙地运用温暖的光线和灵动的摄影技巧捕捉了这段内心之旅,穿梭于流转的界限之间,将过去、现在、真实与幻想交织成一曲优美的乐章。